譜寫新時代的青春之歌|以奮斗,致青春

2021年05月04日 16:40  大眾報業(yè)·大眾日報

 
 
 
 
 

 

 

  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

  中流擊水,奮楫者進。當代中國青年是與新時代同向同行、共同前進的一代,生逢盛世,肩負重任。廣大青年要扛起新時代的青年擔當,堅定理想信念,志存高遠,腳踏實地,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新長征路上放飛青春夢想,讓青春在不懈奮斗中綻放絢麗之花。

  走出寫字樓的她回到鄉(xiāng)間的大棚,任汗水浸濕臉頰;離開北京的他回到村里,在直播間賣起鮮花;熱愛舞蹈的她,放棄穩(wěn)定工作,當上了舞室老板……新時代給了新青年更多選擇,“后浪”們有更多的機會展現自己的才華,實現自己的夢想。

  獲評中級職稱的職業(yè)農民 

  5月1日,在廣饒縣李鵲鎮(zhèn)小張村南瓜大棚內,忙前忙后的劉超滿臉汗?jié)n。“讓結過果的瓜蔓盡量落到地面,把已經開花和掛果的沿著吊繩往上纏,滿足南瓜生長需要的光照和養(yǎng)分。”手里忙著給南瓜秧落蔓的她不時對工作人員指導兩句。

  “這種南瓜一棵秧結兩茬果,一茬6個左右,每個1斤。再過20多天,第二茬就能上市。”劉超所說的是今年農場新種植的貝貝南瓜。貝貝南瓜口感香糯,含糖量是普通南瓜的16倍,市場上很受歡迎。

  一身發(fā)舊的黑色運動裝,褲腿、鞋面上都是泥點子,一根皮筋把頭發(fā)粗粗攏在腦后,臉頰、脖子、手臂的皮膚都曬成了深麥色。很少有人能想到,劉超幾年前還是一位國企白領,卻在事業(yè)順風順水的時候返鄉(xiāng)“種地”。

  2015年春節(jié),在父母經營的家庭農場里,劉超看到父母冒著風雪嚴寒打理胡蘿卜。心疼之余,她腦海里萌生了一個大膽想法——回鄉(xiāng)幫助父母“種地”。

  當她把想法說出來的時候,父母堅決反對,但劉超有自己的理由。國家一系列扶持“三農”的優(yōu)厚政策,讓她堅信農業(yè)在未來大有可為。最終,她成功說服父母,從央企辭職回到小張村,幫父親打理幾百畝胡蘿卜地。

  作為“新農人”,劉超求新求變,力求讓農場走向現代化。在她的努力下,農場胡蘿卜注冊了“澠水河”牌商標,通過了國家綠色食品認證,“李鵲鎮(zhèn)胡蘿卜”國家地理標志也被國家市場監(jiān)督管理總局正式批復,農場胡蘿卜的名氣越來越大。

  如今,當年的胡蘿卜基地已經發(fā)展成占地2100畝的現代化家庭農場。在劉超的帶動下,小張村及周邊地區(qū)已成為特色種植區(qū)。農場又為300余名農村婦女提供了就業(yè)崗位,每名婦女年增收8000余元。

  去年底,劉超參加了東營市組織的職業(yè)農民職稱評審,晉級中級,她也獲評全國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全國勞動模范。今年,劉超還跟省農科院作物研究所簽訂了30畝的魯元118小麥試驗種植,并正在與青島農業(yè)大學對接脫毒紅薯試驗種植,讓農場農產品品質更高、種類更豐富。

  人氣爆棚的“小花匠” 

  “大家看這棵‘寶蓮燈’,玫紅色的,全都是大花苞。這花一年開兩次,花期有100多天呢……”5月1日下午兩點,青州市黃樓街道遲家村,村民孫培健正在花棚直播室,直播銷售店鋪里的花卉產品。一旁的地面上擺滿了用作展示的寶蓮燈花和繡球花,一片姹紫嫣紅。這樣的直播銷售,他每天都要持續(xù)六七個小時。

  今年36歲的孫培健是某平臺花店“米蘭的小花匠”的店主。從山東工商學院畢業(yè)之后,頗有“闖勁”的孫培健選擇去北京銷售服裝。那時,線上直播帶貨模式異軍突起,孫培健意識到這是新商機。2019年,他放棄了北京的工作,和妻子回到老家遲家村做起網上直播賣花。

  然而當直播間真的開起來,卻并沒有那么簡單。最開始的一個月,常常一天下來,孫培健說得嗓子冒煙,也沒有一單生意。直播間的人氣流量是一個緩慢積累的過程,既需要平臺支持,也需要在與廣大網友的互動中不斷進步。孫培健說:“直播是個‘以花會友’的交流機遇,直播間有很多熟悉的老花友,他們相信我的眼光。”

  青州是江北最大的花卉交易市場,青州市政府也在不斷加快構建電子商務公共服務體系,從物流成本、技術支持等方面給予花農支持。孫培健從中獲益匪淺,在受眾定位、直播風格等方面下苦心鉆研,一點點積攢人氣。很快,他的直播間火了起來。“青州花卉種苗研發(fā)種植、銷售和物流的產業(yè)鏈條都很齊全,進貨也方便,現在我們在網上銷售的主要是一些高檔的花卉,幾人輪班從上午9點一直播到下午4、5點鐘,一場大概有兩三萬人觀看!睂O培健說。

  在每天數小時不間斷的直播中,孫培健與花友們在線交流,在良性互動中生意越來越好,引得附近的鄉(xiāng)親紛紛前來“取經”!皬馁u衣服到賣花,看著跨度挺大,其實本質上還是互通的,現在單子越來越多,親戚朋友都過來幫忙。下一步還是想多招一些專業(yè)人才,多開幾個直播間,把店做大!睂O培健說。

  舞臺上的“追夢者” 

  “肩不要動,左、前、右,收!”“手臂伸直,肩部用力!”

  5月1日下午3:50,濟南經四緯十二路附近一處寫字樓內,伴隨著動感的音樂,“90后”姑娘劉崇正給學員們一板一眼示范著街舞動作,嗓音有些沙啞。畢業(yè)于教育專業(yè)的她,如今經營著一家舞蹈工作室。

  “跳舞本來純屬愛好,我從高中畢業(yè)之后才開始接觸!眲傞_始時,她的想法很簡單,只想讓自己有個特長。然而,臺上的風光背后是煎熬的訓練。最痛苦的是撕腿,撕心裂肺的疼,甚至第二天下樓都得扶著扶手,搬著腿,一步一步挪。

  2016年從濟南大學畢業(yè)后,她來到了一家教育中心,準備成為一名老師。一個偶然的機會,她幫朋友帶了一堂舞蹈課。從此,夢想的火苗再次燃燒起來。

  “學員們都很喜歡我,那種成就感讓我覺得特別幸福!眲⒊缯f。

  離開教育中心,她一門心思投入到了舞蹈教學。去年,她萌生了創(chuàng)業(yè)開舞蹈室的想法。盡管十分忐忑,她還是從菏澤老家回到濟南,每天坐著公交車東奔西跑。

  “6月中旬試營業(yè)的時候,我甚至不知道怎么去宣傳,因為疫情,附近的寫字樓和小區(qū)都進不去,打印的宣傳單沒發(fā)出去幾張!眲傞_始那幾個月,因為學員少,她幾乎天天失眠,天天掉頭發(fā)。

  轉機總在咬牙堅持之后。去年“雙十一”,她線上的促銷活動有了效果,電話不斷。

  學員漸漸多了起來,她每天累并快樂著!白蠲Φ臅r候,從早上10點一直上課到晚上8:30,但是卻感覺不到累,甚至睡覺都睡不著!

  劉崇的舞蹈室叫DREAM SEEKER,“追夢者”的意思。她希望這里的學員們無論當時在干什么,無論處在什么年齡階段,都不要放棄自己的夢想,奮斗的過程總是幸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