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評:莫讓老人沉溺“問題短視頻”成無解難題

2020年10月24日 19:19  新華社

 

梁建強

  注意了,吃這些會致癌”“這個竅門能治百病”“快把這些轉給親友”……智能手機普及的浪潮之下,不少銀發(fā)族正成為網絡世界的重要參與者;與此同時,部分老年人也成了真實性存疑甚至明顯與科學相悖的問題短視頻的受誤導者,或是新的傳播者。一些針對老年人的新騙局,也由此衍生。近日,發(fā)生于某短視頻平臺的假靳東詐騙中老年粉絲一事就引發(fā)了社會對該問題的關注和熱議。

  從最初的謠言網帖,到如今的虛假短視頻,不少涉及養(yǎng)生健康、食品安全乃至涉嫌電信詐騙的信息內容之所以廣泛傳播,在于其利用了人們的焦慮心理,或是新媒體傳播新形勢下,老年人思維難以跟上高速發(fā)展的網絡世界,缺乏對信息真?zhèn)蔚姆治霰鎰e能力。有傳播學者曾提出一個關于謠言傳播的公式,即,謠言的周期與問題的重要性、證據的含糊性等直接相關。對于不少老年人而言,出于寧可信其有的心態(tài),或是出于本能的善意,以及轉一下也是為了你好的考量,使得部分問題短視頻得以病毒式傳播。一些多次被證偽的謠言、問題視頻,在改頭換面之后,也往往能夠重出江湖

  老人沉溺問題短視頻,不能成無解難題。新媒體時代,短視頻作為新興的信息傳播方式之一頗受關注。相應的管理工作,不能缺位。對于短視頻平臺方、相關政府部門而言,要及時采取有效措施,遏制問題短視頻的傳播,避免更多老年人被誤導。同時,也要更加注意加強源頭管控,加大對于問題短視頻的生產者的懲處力度,切斷問題短視頻背后的利益鏈。

  ,不可偏廢。也應認識到,問題短視頻迅速傳播,甚至讓部分老年人沉溺其中的背后,是權威、真實、準確的信息的供給存在不足。之于相關部門而言,也應更多著力,采取通俗、鮮活、靈動的方式,用貼近老年人的表達手段、傳播形式,幫助老年人釋疑解惑、有效辨別真?zhèn)巍?/span>

  防止老年人沉溺問題短視頻,親人亦有。當短視頻漸漸降低老年人觸網的門檻,他們所面對的除了網絡世界的精彩紛呈,還有其紛繁復雜所帶來的沖擊。之于老人的子女和親屬而言,幫助老年人掌握接觸新渠道的同時,也要給予老年人更多關心,與老人們多溝通,幫助他們提升對問題短視頻免疫力